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磐安县箬坑周氏宗祠: 曾获皇上亲笔御题的圣旨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18-2-23 2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磐安县箬坑周氏宗祠: 曾获皇上亲笔御题的圣旨

2017-09-21 磐安新闻
640.webp.jpg

周氏宗祠位于冷水镇箬坑村,建于清朝。祠堂坐西朝东,由门楼、前厅、天井、后堂组成,占地630平方米。门楼五开间,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三层建筑,门楼明间与第一天井中间部分设戏台,戏台屋檐为亭阁式,牛腿雕有人物等图案。南北厢房各三间,抬梁式结构,三檩二柱。
640.webp (1).jpg
前厅三开间,穿斗式与抬梁式相结合,七檩前后用四柱,横梁雀替雕有花卉,明间檐檩雕有金鸡凤凰等,次间檐檩雕有花卉等。前厅与后堂组成第二进天井,后堂三开间,结构与前厅相同,明间金柱间饰有挂落。屋面为硬山顶,柱础为鼓形。该建筑整体保存较完整,雕刻尚可,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濂溪先祖是宋贤
               名垂千秋万古传

       箬坑村位于欧江源头好溪江滨,距县城20公里,距冷水镇驻地西北2.5公里,交通便捷。整个村庄沿玉川溪而建,呈狭长型,因溪两侧盛产箬叶而得名。相传古时有个周氏祖先采摘了箬叶挑至别处贩卖,但因为销路不佳,走了很多个村庄也没有把一担箬叶卖完。眼看着太阳即将西下,他对着山上的一尊佛像祈祷:“我希望太阳不要下山,天黑了就没人买我的箬叶了。”结果那天晚上太阳真的等到周氏祖先卖完了箬叶回到家后才慢慢落下,太阳落山后没过多久,鸡就开始打鸣了。
      箬坑村共有周、曹、施、卢、应、刘、沈、史等10多个姓氏,以周、曹两大姓氏为主,其中周氏历史最悠久。冷水箬坑周氏祖先为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后改名。因家住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所居濂溪以名之,卒年五十七。官至大宋熙宁八年封奉议大夫提刑按察使副使统制兵马之职。周濂溪是道学家中引道教之思想入道学者,有“儒哲理学家圣贤”之称,他还曾任教太子功课,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宋史》卷四百二十七)。
      周氏后代遍布各地,历代人才辈出,北宋南迁以来,有思恭公官拜建州刺史,彬公官拜兵部侍郎,戡公官拜徐州刺史,“贵礼”公官封礼部尚书宣赐嘉议大夫等,只因名人众多,此处不一一赘述。

640.webp (2).jpg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重修周氏宗谱十二部,各房周氏均收藏一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宗谱被毁,仅存双溪、箬坑、桂村各一部。周氏后人又于1994年续修了宗谱,共印制52部。
       周氏族谱上记载:“因时代变迁,战乱破坏,朝政更迭,历史沧海桑田,宗庙多次被毁,经过屡屡重建,我族庞大,居官显要,宗庙何存?”周氏宗祠自兴建以来,屡遭火灾、太平军破坏。宗祠是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为了继承周氏祖先的优良传统,弘扬周氏宗族的历史文明,联结宗亲之间的情谊,宗祠必须要修建,这也是“慎终追远”,不忘“木本水源”的具体表现。

                         祠内有皇帝御笔亲书的圣旨
640.webp (3).jpg
沿着玉川溪向上,往左经过一条小桥,三层楼高的周氏宗祠就傲立在广场的另一头。远远望去,祠堂就好像一位老者安静地屹立在玉川溪边望着远方。周氏宗祠建筑规模宏伟而气派,蔚为大观。前厅原为两层的砖头房子,后人又为其加盖了一层木头结构房子,共三层。祠堂坐西朝东,门楼5开间,正门上方石刻“周氏宗祠”四个大字,左右各开一门,门上分别写着“礼门”“义路”四字,只因风雨摧残,字迹已经斑驳难以辨认。
640.webp (4).jpg

       推开祠堂的木门信步其中,祠内景象让人大失所望。祠堂里空荡荡的,中厅摆放着一张用三合板订成的长条桌,中厅上方的“毛主席万岁”牌匾字迹斑驳,前厅和中厅之间的天井已经被半人多高的杂草淹没,两侧的厢房破旧不堪,墙体泥土脱落,裸露出石块,一切看去都是死气沉沉的样子,只有屋顶上翻修了一半的瓦片透露出一点点生的气息。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今年61岁的箬坑村村民周天方告诉记者:“曾经的周氏宗祠是非常气派的,光牌匾就有十来块,还有皇上的圣旨呢。”周天方拿出宗谱第一卷,翻开了一幅宗祠的手绘图。图中所绘为永康申亭周氏宗祠,与箬坑周氏宗祠布局一致。正门上方赫然四字:周氏宗祠,上方还有“圣旨”的繁体字。左右两个大门手书“明山”“秀水”。进门后搭建一个戏台,左右各为厢房,中厅挂“理学名宗”“文武遗风”“濂溪望族”牌匾。
640.webp (7).jpg
       周天方的哥哥周妙根介绍,原先周氏宗祠里也有很多牌匾,但现在都不见了。根据长辈平日里的描述,祠内中厅悬挂的应该是“龙章宠锡”四字,是皇帝御赐的,将御笔制成蓝底金字牌匾,匾额正中自上而下“龙章宠锡”四个汉字,右上竖行为满文,匾框四周为翔龙卷云浮雕。“龙章宠锡”是皇帝对有功大臣的最高奖赏,陆游曾作《谢尚书赞》:凤阁承恩早,龙章宠锡殊。宠锡即尊贵显荣的赐予,古代君王嘉奖臣子的最高礼遇就是九锡。

因周氏先祖周濂溪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故院内悬挂的牌匾多为“理学世家”“御闲名高”“肃雍”“如在”等。可惜的是,因管理不善,这些牌匾均已丢失。

               祠堂是周氏几代人的回忆
      如今的箬坑村共有687人居住于此,往昔的故事大多与周氏宗祠有关。耄耋之年的应天福是第一批在周氏宗祠读书的人,他说:“有很长一段时间,箬坑小学和箬坑初中就放在宗祠里。”
应天福原本住在箬坑附近的马头岭自然村,这个村总共才七八户人家。1950年,他父亲不想儿子成为文盲,就送他到箬坑小学读书,一家人也搬迁到箬坑居住。应天福回忆,附近西英、怀山、胡山的小孩也都在祠堂读书,当时去读书的才十几人,后厅中间放满了牌位,左右两侧就是教室,老师和办公室就设在两边的厢房。应天福读书时见过那块“龙章宠锡”的牌匾,后来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牌位都被红卫兵一把火烧了。“不知道是不是那时候,牌匾也被一起烧掉了。”应天福说。
       箬坑村现任村主任曹天水也是在周氏宗祠里读的小学,那是1971年,当时祠堂还是村里最好的建筑,学校规模扩大到近200人。祠堂边上(现箬坑村综合楼)盖了新房当作初中部。“我记得,后厅放着一张老虎桌,有1.5米左右高,4米长,四个凳脚雕刻成老虎爪子的模样,还镀了金,那时候就觉得好气派,现在这老虎桌也不知所踪了。”曹天水说。

640.webp (8).jpg
      祠堂前厅楼上曾经摆放了文化大革命时的刀、枪以及一大叠一大叠的民国纸币,小朋友经常偷偷跑到楼上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玩。后来,这些东西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村里曾经想把周氏宗祠修缮一番,但因为各种原因,这个计划被搁置了。置身沧桑的周氏宗祠,周氏一族的点滴历史需要慢慢去体会。


周水泉 发表于 2018-3-5 10: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历史创伤    但能保存至今   后代值得修缮   真是功得无量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20 06:06 , Processed in 0.02368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