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姬姓周族在庆阳的兴起与影响

  [复制链接]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2-4-4 19: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肃  姬广修  

  提起姬姓周族的历史,人们似乎总要先想起周朝、想起关中、想起岐山、周原。其实,姬姓周人在建立大周王朝前,在甘肃庆阳生活了近500年,发祥地就是如今的庆阳。姬姓周族的历史贯穿了夏、商、周三代,是古代最完整的一部部族发展史。姬姓周族创建的周朝承夏商而启汉唐,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始兴之地正是从庆阳开始的。
  庆阳市位于甘肃最东端,东南部与陕西毗邻,西北部与宁夏和平凉接壤。全区辖西峰市及庆阳(庆城)、华池、宁县、镇原、合水、正宁、环县等七县。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2米之间。山、川、塬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12条。庆阳境内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资源富集,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夏商时期属雍州。轩辕皇帝曾在此活动,周朝先祖在此兴业,创造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庆阳有各类文化遗存2700余处,馆藏文物l万多件。庆阳的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绚丽多彩、皮影、剪纸、陇东道情、民歌堪称“四绝”,其古朴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庆阳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
  姬姓先周部落是活动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姬姓周族建国前仅是一个诸侯国,由于历史记载的遗漏和相关历史佐证的匮乏,对这一段历史的研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学术界或者以讹传讹,或无人关注。原本就无多少文字记载,后世追记的历史资料,也多是一鳞半爪,且错谬相传,这就使学界对姬姓先周历史的一些关键性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是轻描淡写,这在众多的史学书籍、教材和各种论文中都能够看到。1990年前后,才有学者将目光投注到这一段本不该被遗忘的历史。近些年来,甘肃省和庆阳的一些史学、民俗工作者,通过田野考古,探访历史遗迹,说误驳谬,匡正史料,发表、出版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著述,对姬姓周族在庆阳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方面的活动,作了较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对先周的历史文献进行了新的诠释,充分肯定了姬姓周人十多代先祖在庆阳的这段历史。周人早期历史的研究也使庆阳为国人所瞩目。  
 楼主|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2-4-4 19: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姬姓周族的迁徙之路
  周族,对古代姬姓部落的称呼,亦称周人、姬周、先周部落。历史上把自姬姓传人、周人始祖、第一代后稷——姬弃传至周文王姬昌,这一段时间称为先周时期,即周朝建立之前的时期。
  依据史料所载,在周族早期一千余年的历史中,周先祖曾经以邰为起始,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迁徙。第一次大迁徙便是由于不窋失去了在夏朝的官职之后,带领他的部族由夏都经邰迁往北豳。传至公刘一代,周部族又进行了第二次迁徙。这一次,公刘率领部族由庆城迁到了泾水流域的西峰塬上,建立了古豳国城。在随后的历史中,又经过了数十世,周族还进行了第三次迁徙,在古公亶父后期,周人才再迁于周原岐邑,结束了和戎狄共处的生活。经过了太王古公亶父和王季的经营,周的实力大增,在文王时代又迁都于丰邑,完成了先周时期的第四次迁徙。如此算来,周人先祖从公元前1600年开始“奔戎狄之间”,到公元前1113年前后,古公亶父第三次迁徙前,竟然有近500年的时间是在戎狄之间。  
 楼主|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2-4-4 19: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姬姓周人先祖在庆阳的经营开拓
  依据姬姓周先祖四次大规模迁徙,先周历史可以划分为三阶段:先周早期在陕西的武功(邰地)和夏都(山西南部或河南),中期在甘肃省庆阳的庆城县和宁县(两县均为庆阳市辖县),晚期在陕西关中,即周原和丰邑。姬姓周族在庆阳的这段时期就处在先周历史的中期,时间长达500年。从某种意义上说,周族的勃兴与周王朝数百年的辉煌正是肇始于庆阳这片隐迹之地。  
  (一)不窋率族人迁居北豳
  从公元前21世纪前后,弃在帝舜时分封于邰以后,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后氏政衰起,姬姓周族就开始了艰难的长途跋涉,“窜于戎狄之间”。依据《国语.周语上》记载的祭公谋父之说:“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  
  不窋是夏朝末期周族部落首领,出生于邰(今陕西省武功县),他的父亲后稷是夏朝的世袭农官,即后稷。不窋子承父职。由于当时夏朝孔甲帝“好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叛之”,致使朝纲大乱。周人在最后一代后稷——不窋弃官出走,率领周部族迁徙到今天的庆城一带。这一带古称北豳,当时主要是以狩猎游牧为生的戎狄部族的活动范围。  
  在不窋及其后代定居北豳之后,开始教民众将地穴式居住改为窑洞,并且重农耕,由于提倡农耕等等措施,使得周部族的经济实力有了迅速提高。为此,不窋为民众所拥戴,修不窋城而居。实话讲,作为周族数百年辉煌基业的奠基人,公刘的世祖——不窋在周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却鲜为人知。  
  (二)弃与不窋的关系与先周谱系  
  1、关于弃与不窋的关系  
  《史记·周本纪》曰:“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这个后稷是指弃本人,还是指弃的后代继任后稷者?  
  《国语·周语下》:“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世而文王始平之。”《史记》记载周人的世系自后稷至姬昌也是十五王,十五世。相比之下,只相当商人自契至纣共三十世的一半。如果周人的世系是准确的,则后稷根本不可能和尧、契同时代,而是要比尧、契的时代晚很多。  
  《史记》所说的“后稷卒”,,笔者认为应指的是弃之后世任后稷者。后稷本是官名,即农官。姬弃是人名,是第一个后稷的名字。根据时间推算,弃之后至不窋,应有十多代后稷相继位,即《国语·周语》所说的“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史记·周本纪》曰:“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农耕,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这段话清楚不过地说明,姬弃有名有姓,而后稷只是他的官名。  
  三国西蜀学者谯周根据《国语·周语》关于“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的记载,解释说:“言世后稷,是失其代数。”这还说明后稷不仅尧时有,舜时有,虞夏年间世世有,这就不是一个人可担当得了的,只不过下传各代不知姓名就是了。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中说:“史记谓:弃曾为尧之农师,舜之后稷”。这说明他是赞同弃是人名、后稷是官名之说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曰:“稷,田正也!”正是长也,田正者即田官之长。中国多数词典对“后”的解释:一是帝王的妻称后,二是很古时候把君主叫后。后稷的“后”也长官的意思。  
  清《庆阳府志》曰:“舜封后稷于邰,子孙实世稷官,服事虞夏,传至不窋”。由此,肯定地说:后稷是虞夏时代农官的名称,并非弃一个人的专用名称。第一代后稷叫姬弃,而此后则有官无名,失其代数也。而不窋就是最后一个后稷所生的儿子,而他自己也作了最后一代后稷。所以,
  “稷”是虞、夏之际掌管农业的官名,为周人的世袭之官,一直等到“夏后世政衰”周人不再为“稷”之官后,周的先人的名字才流传下来,而在为官阶段,可能都是以“稷”相称,而使个人的名字淹没了。  
  2、先周谱系  
  《史记·周本纪》所载姬姓周族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后稷——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季历——文王  
  按照国家三代断代工程得出的结论,夏建立时间于公元前2070年,商建立时间于公元前1600年,夏商二代合计1024年,其中,在夏470年里,夏族传14代17王,商族传14代14王;在商554年里,夏族所传代数无记载,商族传17代31王;以上看出,在夏470年里,夏和商的平均传代速率相同,均为33.57年/代,;商族在商554年里传17代,传代速率为32.58年/代;商族在夏商二代合计1024年传31代,而在同样的时间里,姬姓先周在夏商二代合计1024年里,仅传15代,与商族相比,整整相差16代人,同时代怎么周人会只有十五世呢?这叫人不可思议。所以说,《史记·周本纪》所载自后稷至文王传15世,实际上自传说中唐虞到古公亶父立足于周原已经历千余年,而古公以前周人先公的事迹只显示了各时期的特点,所以古公亶父以前世次,应仅为各时期周先公的代表,并非真的父子相传。  
  (三)“窜于戎狄之间”考  
  那么,不窋“窜于戎狄之间” ,戎狄在什么地方呢?不窋处戎狄杂居之地,古称北豳,即今之庆阳(现名为庆城)。《国语·周语》韦昭注:“不窋失官,去夏而迁于豳,豳接西戎,北接狄也”。《括地志》云:“宁、庆、原三州,秦北地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刘居之”。“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
  唐代的弘化县即今之庆阳县。清代乾隆年间编修的《甘肃通志》载,在庆阳县东十里地多花木,古称花坡,相传为“不窋遗园”。明、清《庆阳府志》和《庆阳县志》均载,“不窋坟在庆阳县城东山顶”。明代大文学家李梦阳在《秋怀》一诗中有“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窋坟”的诗句。这一切都说明姬姓周人先祖不窋奔庆阳的真实性。  
  《国语·周语》说,不窋到达戎狄居住的这个地方后,“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戴德,不忝前人。”  
  不窋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重农耕,种庄稼,还倡养猪、养牛、养鹅,植树种花,为庆阳早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保证部落安全,不窋经详细勘察,修建了不窋城。不窋故城遗址在今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县城东山为不窋当年居住地,不窋去世后,葬于庆城县帽盒山巅,后历代立有碑。据《庆阳府志》载:“周祖遗踪,即府城东山周祖不窋所居也。高阜平衍,远眺俯览,城郭山川豁然在目,遣怀寄兴者可以发幽思而宣湮郁。”这不但在史志上有明确的记载,而且从重修周祖陵时就地出土的文物得到充分证实。特别是出土了3块残碑:一是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陕西按察使张邦教奉旨所立“周不窋之陵”碑;二是明嘉靖年间御史周南、知府何岩所立的“周祖不窋氏陵”碑;三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知府步桐所立的“周祖不窋之墓”碑。从这些出土的实物看,所谓“庆阳为周祖发祥之地,故周王室立国之后建祠庙及行宫于此,祭祀不绝,嗣后历代亦曾多有建筑,后均毁于地震与兵燹,惟周祖古冢与青山同在”之语,并非虚言妄语。  
  (四)“豳国”在何处  
  姬姓周族毕竟是“北豳”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面对内部发展的要求和周边戎狄部族的侵扰。周人在经历了不窋、鞠及公刘前期在庆阳附近的居住后,在公刘后期,周人又再次东迁居于豳。  
  考察宁县的建置史,豳地的名字反复出现。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改当时设在宁州的班州为彬州。太和二十年(496年),因此地曾为古豳国而将彬改为豳。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以抚宁戎狄之意改豳州为宁州。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宁州为北地郡。大业三年(607年),改北地郡为豳州。大业八年(611年),又改豳州为北地郡。唐以前,豳地的政治中心始终在宁州。正宁县文化馆保留的宋代承天观碑文上也有“豳土划疆,乃公刘积德之地”等语,证明正宁、宁县均为豳地(当时正宁为宁州属县)。《庆阳府志》记:“夏桀二十二年公刘迁豳。”《诗经·大雅·公刘》中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的诗句,记述了公刘向南迁徙的经过。南冈就是今宁县城西之庙嘴坪(古称公刘邑)。所以,姬姓周族进行了第二次迁徙,这一次,公刘率领部族由庆城迁到了宁县,即从泾水上游北部庆城迁徒到泾水上游南部宁县的。  
  据有关学者的推断,姬姓周人在公刘的带领下所做的迁徙,原因诸多,但主要的原因被认为是戎狄对农人囤积的劫掠,迫使姬姓部落逐渐离开北豳。  
  公刘率族人迁都豳地,虽仍处戎狄间,却大力发展农耕,在豳开辟土地,建屋定居积累财富,四周各氏族贵族多来归附,“周道之兴自此始”。公刘在这里营建了宫室,这就是著名的公刘邑。该地地势优越,三水奔汇,四原辐辏,以此为基点,公刘率领周族人民大力发展农耕,并派人涉过渭水采掘矿石,“取砺取锻”,改进生产工具和武器,不断提高生产、生活能力。取用日渐丰足,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繁庶兴旺之邦。公刘奠下基础,到庆节时已具有王朝前古国的规模。《诗经·豳风·七月》反映的就是宁县一带先周农事的民歌。公刘边稼穑,边“弓矢斯张,干戈戚扬”,进一步开疆拓土,建立了豳国,它的范围,东到子午岭,南到彬县、旬邑,西到泾川、灵台、镇原,北到环县、华池,成为当时西北势力较强的部落方国。《诗经·大雅·公刘》中也录有公刘在豳地时的情况:“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以及国于豳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此后,经裔孙皇仆、差弗、毁瑜、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亶父,前后共十多代、四百多年在豳地的经营和发展,壮大了周族部落,形成了周王朝的雏形。  
  (五)公刘在庆阳创建的特殊功绩  
  公刘是周祖中功绩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领袖。他在豳地的贡献,主要是扩大疆域,统一豳地;大展农耕,始兴周道。经过数十代400余年的经营和发展,壮大了周族部落,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刘作为古代农耕的鼻祖,周道之兴始庆阳,他所创造的农耕文化,从物质的、精神的层面,推动了周族的向前发展。人们通过制造劳动工具,开荒拓野,种植食物,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满足了人们生存的最起码的物质需要。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公刘使人心和谐,周族光大,“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人们的精神面貌也随之改观,谈笑之声常起,俨然一个政通人和的清明盛世。可以说,这时的周族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部落。它所体现出来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在生存过程中的创造求变精神,以及逐渐形成的道德、价值观念,无疑具有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刘创造的这种文化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人们逐步改进耕作方法,发明劳动工具,减轻劳动强度,逐渐掌握大自然的规律,兴利除弊,总结出了农业生产方面的成套经验,如时令、节气、农谚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众多知识。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对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不仅如此,在长期的生息繁衍过程中,人们还注重良好习惯及品格的养成。周人的淳朴、敦厚的品质,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诚实守信的立身之本,代代相传,不但大大丰富了公刘文化的内涵,公刘简朴的作风、守信的人品和宽厚的性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进而形成了公刘文化。  公刘文化就是一种农耕文化,是先人们创造并经后世逐渐完善,对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的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一种综合文化现象。鉴于公刘的历史功绩,称之为公刘文化,就有一种对前贤敬重追思的意思。  
  公刘造福后代,惠及子孙,人们对公刘崇拜至极,公刘去世后,后人修邑建庙,尊为神圣,以仰其容,以彰其功,以传其德,公刘的历史性贡献便永久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每年古三月十八,甘肃庆阳人及陕西长武、彬县四方百姓赴公刘庙拜谒祭奠,缅怀这位华夏农耕文化的开拓者。  
  (六)古公亶父居岐建周  
  从公刘后期到古公亶父前期,姬姓周族数十世都国于豳,在陇东境内没有再迁徙。《史记·周本纪》中只是简单的记录为:“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隃立。毁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在《诗经·大雅·绵》中也记载了古公亶父前期的生活:“陶复陶穴,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在先周的迁徙中,是又一个重要的人物。在商朝武乙年间(与古公亶父相当的殷王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四代,正处于殷墟文化第二期和第三期的过渡时代,推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191——前1113年之间),
  即在公亶父前期,古公亶父为避戎狄侵扰,率亲近部族南迁陕西岐山的周原,自称为周。到岐山后,古公亶父亲自察看地形,安顿居民,规划城郭。同时,大刀阔斧,革除戎狄习俗,发展农业,营筑城郭室屋,按地缘编定社会组织,设立五官,实际上奠定了立国与翦商的根基。他还在城中建了宗庙,定法度,设官署,一时间,周原便呈现出一派祥和鼎盛的景象。附近的各族人民闻古公亶父忠厚爱民,都来归附他。  
  关于在古公亶父带领下周人的迁徙,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史记·周本纪》载:“古公亶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熏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豳国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归古公于岐下”。  那么,古公亶父为什么要从豳迁往岐呢?周先公古公亶父受到了游牧人戎狄熏育的攻击,在豳原不得宁居安业,于是率私属渡漆、沮两水,来到渭水中游,止于岐下,开发周原地区。不仅豳人举国迁徒,其它部落也有不少随古公迁到周原,作了他的属民。据《史记·周本纪》、《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是因为为戎狄所迫,在《后汉书·西羌传》中也载有:“戎犬寇边,周古公亶父逾梁山而避于岐下”。所以周人迁岐有因为戎狄所迫的原因是无疑的了,但是应该也有追求更加肥沃的土地的原因。在《诗经·大雅·绵》中有这样的句子:“周原膴膴,堇荼如贻。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从中可以看出周原土地的肥沃,周原成为姬姓周族的又一处吉地。
 楼主|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2-4-4 1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姬姓先周在庆阳留下的遗存  
  姬姓周人先祖在庆阳留下了许多历史遗存,主要有周先祖不窋陵、周老王鞠陶陵、周行宫、周旧邦牌坊、鹅池洞、斩山湾、凤凰城,西峰区有公刘庙,宁县有豳国都城公刘邑、九陵水,正宁县有“公刘积德”的承天观碑等。周祖遗踪至今仍然备受当地人推崇。其中尤以不窋城和周祖陵为甚。  
  周祖陵墓:位于甘肃省庆城东帽盒山的不窋陵、位于庆城西60里的周老王鞠陶陵,位于宁县九龙川的周先祖九座陵墓。  
  据史料记载: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由于他功绩卓著,去世后人们把他葬于此山。
  不窋城:今甘肃省庆城县城,设东南西北四门,城墙为台阶削土而立。  
  公刘邑:位于甘肃省宁县城西庙嘴坪,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姬沟:源出甘肃省庆城县高楼原东北,流至梁家坪,南人马莲河,长约10余里,为公刘子姓所居。  
  公刘古庙:位于甘肃省庆城县城西南80里温泉乡刘家店西庄庙嘴村,原为明代修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俗称公刘殿或老公殿。相传公刘治田于此,后人饮水思源,因建庙。2002年6月,经专家现场踏勘考察,中国民俗学会将位于西峰温泉乡刘家店的公刘庙正式命名为“华夏公刘第一庙”。
  周禘行宫:在甘肃省庆城县城北关,今称北关皇城。有铜像铸字云:“周禘行宫”遗址,现已不存。  
  周祖花园:即甘肃省庆城县城南20里之花原村,相传为周祖不窋植花之处。  
  花坡:在甘肃省庆城县城东10里,相传有牡丹、芍药、茶蓁诸花,香气袭人,为不窋遗园。  
  延庆城:在甘肃省庆城县城北35里,相传为公刘肇生之处,现遗迹尚存。  
  天子坳:在甘肃省庆城县城东北70里。地近东岭(即子午岭),西侧深沟,中央平坦,树木葱茏,宜畜牧造林,相传为鞠陶游牧造林处。  
  公刘庄:在甘肃省庆城县城东北50里的樊家老庄东,余田数亩,无人敢耕种,名曰天子掌。相传为周祖发祥地。  
  周祖庙:在甘肃省庆城县城南,祀周祖不窋。明嘉靖初,知府莆海修。曾有塑像,两壁画文王以下37王像。顺治五年,知府李曰芳建坊,题字“肇周圣祖”及“帝系王风”。  
  周旧邦木坊:周朝建国后,在现甘肃省庆城北关修建了“行宫”,定期祭祀。不是帝王亲临,即派大臣前来祭奠。其后历代驻庆官吏及士绅、群众,捐资在庆城南修建了“周祖庙”、“肇周圣祖”石牌坊。在庆阳城南街。木坊三间高10米,木坊以四根明柱通顶,柱之上部五层半拱叠涩镶砌,负托坊顶。顶部瓦有屋脊,脊瓦面莲花。檐下正中镶匾,匾面楷书“周旧邦”三个大字。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九月,庆阳知府、前监察御史郝镒建。清光绪辛巳年,知府倭什铿额重修。光绪二十八年知府庆霖再修。此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承天观碑:位于甘肃省正宁县罗川城西门外。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建。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李维奉敕撰文,翰林侍诏朝奉郎尹熙古奉敕书,并篆额,碑额篆书“大宋宁州承天观之碑”。碑文内有:“罗川之上游实彭原之属邑,气象葱蔚,原隰隐辚,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划疆,本公刘积德之地。”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庆阳区内还有许多先周墓葬、出土的文化点、流行在民间的传说故事以及历代作家、书法家书写的诗文对联,都足以证明周先祖在这里的创业历史。这些宝贵的遗物同历史文献的记载和地方志书的记述是完全吻合的。
 楼主| 中华周氏 发表于 2012-4-4 19: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姬姓周族在庆阳500年的经营对后世的影响
  庆阳,姬姓周人先祖的旧邦,是姬姓周人十多代先祖及周族部落创业立国的地方。在庆阳500年的经营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知庆州时,有感于不窋对华夏文明的不朽功绩,曾赋诗歌颂:“烹葵剥枣古年丰,太守劝农农勉听。莫管事殊俗自同,从今再愿调豳风。”
  《史记·周本记》载:“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怠业,时序其德,遵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
  可以说周先祖继承了轩辕黄帝时代或者更早的农耕文化,并加以发展。在此基础上积累了更为丰富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华夏文明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规范和社会文化。由于周先祖的功德,直接形成了周的礼仪,影响了整个华夏民族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个性。  
  至今不仅仅在庆阳,乃至整个黄土高原和北方,民风纯朴,“……好稼穑,勤本业,民醇不讼,士笃懿,有文礼,重丧祭,尚义举。”民众勤劳、朴实、憨厚、直率,性格粗犷和豪放。有学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周文化优秀道德品质的遗存或者化身。  
  作为以农耕为主的姬周部族,迁徙必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因为,“安土重迁”是所有农耕民族的特点,非万不得已不会放弃自己的土地而背井离乡。不过,从历史的结果看,这几次大规模的迁徙,使得周部族扩大了自己的活动范围,提升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为周族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姬姓周人就是从这里起步,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最终取得了800年的江山,为后来周王朝的数百年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  
  团结融合了各少数民族,壮大了周族部落,使姬姓周族规模初步形成。周祖“虽在戎狄之间”,确善于团结周围少数民族,能同戎狄部族和平相处。当看到戎人生活异常艰苦,就派人向他们传授周族的农业生产技术,无偿赠送粮食种子,在周祖的感召下,许多戎人开始从游牧向农业和室居过渡。
  姬姓周人就是从这里起步,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最终取得了800多年的江山。为了感恩戴德,周王室在此建庙及行宫,定期祭祀不绝。
  从2002年开始,庆城县恢复了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公祭周祖活动,公祭时间选在9时50分,比全国公祭黄帝的9时55分少5分钟,以示对中华始祖黄帝的尊崇。过去,古人是如何祭祀周祖不窋的,已不得而知。近年庆城县组织的三次大的祭祀活动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庆城县举行公祭活动的磅礴气势,典雅的礼仪是少见的,与每年清明节公祭黄帝的声势相比,毫不逊色。”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公刘殿庙会,当地群众及陕西长武、旬邑、彬县等地群众远道而来,举行盛大的公刘诞辰纪念活动。  
  古公亶父南迁岐山之后,庆阳仍留有姬姓遗民,至今有姬姓1500余人,姬家原、西姬峪等名称迄今尚存。也有姬姓遗民改姬姓为其它姓。  
  总之,庆阳为姬姓周族发祥之地,周先祖不窋率族人“奔戎狄之间”,与其后鞠陶、公刘、古公亶夫等数十位周先祖在这块浑厚而富饶的黄土地上
      “教民稼穑”,“务耕种,行地宜”,开启了先周农耕文化之先河,改善了人民居住条件,大大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由落后走向文明,推动了社会发展。史称“周道之兴自此始”。  
  文章录入:姬鹏辉
84513080 发表于 2012-12-18 16: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编周族历史起源和背景   体现从古到今是文明勤劳智慧   普及中华东南西北并繁荣昌盛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19 20:37 , Processed in 0.03161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