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山东滨州市博兴县湖滨镇周陈村,周姓先祖竟然来自江南绍兴

[复制链接]
杭中医周强 发表于 2016-3-23 06: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鲁北晚报记者 孙洪师
如今“小营大米”蜚声长江以北,漠漠稻田遍布黄河两岸,但你可知道,早在四百年前的明朝末年,就有一些来自绍兴的南方人将较为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从江南带到了黄河之滨的博兴,在博兴小清河畔这片蒲苇遍地的水乡泽国开始了水稻的种植,为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做出了积极贡献。四百年后的今天,这些当年的绍兴人早已融入博兴,而他们教民种稻传承先进农业技术的事迹在家谱方志上记录流传至今。近日,循着史志上的鸿爪雪泥,记者来到小清河畔麻大湖边寻找绍兴移民的后裔,找寻这段佳话。
四百年前为教民植稻
他们从绍兴移民博兴
小清河畔周陈村:绍兴周氏在这里教人种植水稻
出博兴县城往南,沿着一条柏油路南行,穿过疏浚一新的小清河,自媒仙老槐树东行1公里,就来到了博兴锦秋办事处周陈村,驻车询问,一个陈姓村民告诉记者,姓周的还得往里走,他们集中居住在周家庄那边。穿过周家庄的水泥隔离墩,询问相关情况,一个名叫周相野的村民很热情地给记者引路,当问起是否知道先祖来自绍兴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知道那段历史。
74岁的周维安老人有些耳聋了,当听说记者专程赶来追寻那段历史的时候,他郑重地从一个橱子里拿出了用布包裹的家谱,被岁月洇染的泛黄纸张记录着这个家族的脚步和故事。
从绍兴来到博兴之后的四百年里,周氏共续修家谱三次,分别是道光二十五年、光绪十八年和1962年,在一次次的续修家谱中,家族的历史和传承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和记载。
据《博兴县志》记载,天启年间的博兴属于地势低洼之地,有着很多的水荒地,且水源充足,其靠近河湖的地方与江南的水湿之地相同,特别适宜种植水稻,于是,就把自己熟悉的老乡们招到这里来,这些绍兴人到来后,就在小清河畔搭建了简易的住房,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在他们的教授下,博兴人学会了种植水稻,沿河荒弃的土地也都垦种了起来。自此以后,水稻种植在博兴渐成规模,直至1936年的《重修博兴县志》,还多次提及博兴的水稻种植。
博兴县丞郑安国:邀请绍兴同乡到博兴的中间人
明朝天启年间,在博兴的历史上,一个官职不大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出现了,他就是任职县丞的郑安国。
在周维安所提供的光绪十八年(1892年)所修的《周氏族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序文,“我周氏自前明天启间,龙毓公因同乡县丞郑安国先生宰博,因博地多污下,宜于稻粳,延南民教民种植,遂由浙至博,家于小清河之北岸,后命其庄曰:周家庄。”其正文开头写到:“一世,讳龙毓,一子之正,原籍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与县丞安国郑公同乡,熟于稻田。郑公延至博兴,教人种植稻粳,利赖无穷。遂家于小清河之北岸,立庄曰周家庄。”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得知,周姓就是因为种植水稻而来到博兴的,其跟随县丞郑安国来博兴种植水稻的始祖是周龙毓,而且周龙毓是个种稻子的好手,他到博兴后积极教人种植,造福了不少的乡邻,之后,小清河、麻大湖一带盛产水稻,成了远近闻名的小江南。后来,清朝的绍兴人王贤仪在博兴教书期间,写诗赞扬说“织蒲编苇子妇忙,水乡今作郑公乡。锦秋湖上移家好,不是荷香是稻香。”
康熙年间的《博兴县志》也记载,郑安国招来的这些绍兴老乡后来就在博兴定居下来,以简易的河畔小屋为基点,周姓一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开来,并逐渐形成了村落,起初是在周家洼子附近名叫周家屋子,后改名为周家庄,如今与板桥、陈家漏划为了一个行政村,称为周陈村。而在博兴县城的东关村,也有着周氏的一支,这是最初随郑安国定居城外的绍兴周氏后人了。
四百年后,绍兴移民后裔早已融入博兴
从家谱中可以看到,周龙毓有一个儿子,而其子则有三个儿子,周氏一族在这里开枝散叶,绵延生息,而今已有近千人。
84岁的周维孝说,从始祖至他这一辈,已经有十世了。“维”字辈是当前最大的一个辈,他们目前共有15个兄弟,后面依次是“相、树、建、立、景、鸿、以、兴、绍、传、茂、博”等辈分。
周维孝坦言,时至今日,他们和绍兴周氏之间没有一点联系了,既没有去寻过根,那边也没有人来认过宗。但查阅周氏家谱发现一个特殊的备注,其用红纸注明,有一支曾从南方过来投亲,但传至几代之后因为孩子随着改嫁的母亲到了湾头,这支后来就没有了。
据此推测,早先的两地周氏是有联系的,因为时代变迁和路途遥远,北方这支独自在这里发展,十几代传承下来,年轻的族人似乎忘记了自己是来自何方的,更别说那些曾经回响在小清河两岸的吴音侬语了,在粗犷奔放的北方方言包围下,周氏后人都操着一口纯正的博兴方言,融入了这个祖先披荆斩棘传授农技的土地。
周维安郑重地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居住的地方就是始祖初到博兴的小清河南岸,村里当前的东西大街就是当年的小清河河道,考虑到周氏一族的贡献,在重新整挖小清河的时候,有关部门调整了规划,将周氏的祖坟完整地保护了下来,1927年竖立的大碑还在,可惜的是碑文已湮没不清。
史料记载“郑公殁,民立祠祀之,八姓附焉。八姓之后为博民,皆足衣食。”可知,除了周氏一支,还有其它的七姓一同从绍兴来到了博兴,但由于其它的原因,这些七姓移民已融入民间,无踪迹可寻了,但他们做出的历史贡献却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周水泉 发表于 2016-3-23 09: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绍兴迁移山东博兴周氏支系  如是400年前已属明朝年末了  通过我们绍兴周氏联谊会值得寻根问祖
周奇 发表于 2016-3-23 10: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杭中医周强宗亲一直以来致力收集周氏名人及有关宗族资料上网!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4-18 13:56 , Processed in 0.0201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