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www.chinazhou.cn宗旨:友谊、团结、振兴、和谐!

 找回密码
 请联系微信cnzhoucn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开启左侧

周敦颐在重庆丰都的三首题诗

[复制链接]
周奇 发表于 2008-4-14 2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敦颐在重庆丰都的三首题诗据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周唤民宗亲收集提供的资料得知——
    ——北宋周敦颐在重庆合川任职期间经过丰都,曾经题诗三首在丰都名山道观之中。因为时间久远,现在名山景区内未存,幸好有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周唤民宗亲收集提供。
   濂溪公《题丰州仙都观》共三首:
    第一首:“山盘江上虬龙活,殿倚云中洞府深。钦想真风杳何在?偃松乔柏共萧森。”
    第二首:“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子自母生能致生,精神合一更知微。”
    第三首:“久厌全全乐静元,俸微无乏买山钱。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重庆周晓 发表于 2013-1-13 21: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文与中华书局的文本有所不一致。现在根据湖南郴州周敦颐第二十八世孙周宏义收藏的《周敦颐集》资料,将其《题丰都观》三首,摘录如下————

     题酆都观•读英真君丹诀
始观丹诀信希夷,盖得阴阳造化机。
子自母生能致主,精神合后更知微。
题酆都观•宿山房
久厌尘坌乐静元,俸微犹乏买山钱。
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题酆都观•仙都观
山盘江上虬龙活,殿倚云中洞府深。
钦想真风杳何在,偃松乔柏共萧森。
丰都周晓 发表于 2013-1-14 09: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敦颐合川留下《养心亭记》

八角亭
  重庆地理

  文/图 周云

  在合川钓鱼城下的学士山上,有一座人文风景名亭八角亭,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曾经在此著书立说,并写下《养心亭记》。

  该亭系八角三级重檐盔顶式石木结构建筑,坐西面东,台基平面呈八边形,高1米,每边均长4.40米,通高17.4米。亭身呈八边形,层层逐檐上收。底层为十二边形石砌墙体,高6.5米,两面对称设门,门上横匾刻正书“养心亭”三字;二至三层为木质结构,分设八只亭角,上下檐之角参差错落,不相对应,形态别具一格。亭内中空,楼层之间设有木梯连接,右旋至亭顶,八方均开通窗,可供游人登临观景。

  据明清合州志记载:八角亭始建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是合川名士张宗范的私家亭园,时任合州通判的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亲自为该亭题名为“养心亭”,并在那里著书立说,撰写了继《爱莲说》之后的理学名篇《养心亭记》。

  因养心亭呈八角型,人们又称之为“八角亭”。宋元时期,合川历经战乱,养心亭毁于兵燹。明成化三年(1467年),合州知州唐珣循旧址重建,并以亭为祠,绘周敦颐、张宗范像于壁上,“以耸景慕”;又在亭旁另建房三间,名曰“养心直”,并置廊垣,以接待文人墨客。明代以后,历代均有培修,现存八角亭为清代重建。

  

  附:《养心亭记》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多欲,虽有存焉者亦寡矣。予讲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乎其人而已。张子宗范有行有文,背山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净。余偶坐而爱之,因题曰“养心”,既对颐求说,故书以记之。
周山人 发表于 2013-1-14 1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敦颐的文章,精简到无以复加
 楼主| 周奇 发表于 2013-1-16 09: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愛蓮説>在日本的传播
                     日本福岡女学院大学教授 難波征男

    周濂溪的<愛蓮说>传入日本.大约在十四世纪中叶.室町时代(注1)的初期。最初收在<古文真宝>后集里.为当时褝宗僧侶们所喜愛。同时.也编辑在那个时代笑云清三的<古文真宝抄>,桂林德昌的<古文真宝钞>等大多数的釋本里。此后.<古文真宝>作为诗文的学习教材.在各个阶層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由此.<愛蓮说>的文章,思想与主张逐漸地深入日本社会.特别在书法,绘画,茶道,诗歌等古典文化艺朮领域里.<愛蓮祱>的思想受到了当时日本知识界的欢迎.深深地渗透到日本文化之中.影响至今。
到了十七世纪.当时的德川幕府(注2)奖励和推崇朱子学说。作为朱子学说的基本文献.周濂溪的<太极图说>,<通书>連同<愛蓮说>就为江户时代的日本人所熟悉。延宝三年(1675)日本出版了用训读法的训点标点的<周张全书>(注3)的和刻本。
    明治維新(注4)以来.虽然日本文化的重心开始从中国古典迅速地向西方文化转移.但是.日语(国语)教育中的三要素.即现代日语,古文,汉文的教育並没有改变.学校仍然教授中国古典著作和日本的汉文典籍。其中.<愛蓮说>一文載入了日本中学和高中(13一18岁)的汉文教材。到现在.我还是常常用<愛蓮说>作为中国思想史和汉文训读法的教材.让学生朗诵和背诵全文。
     可以这么说.自古以来.<愛蓮说>就一直是日本国民所喜愛的.有人氣的作品。此外.作为一種高尚的人格象征。<愛蓮说>所呈现的不仅是宋,元,明,清时代的理学者的理想.而且穿越了时空的障碍.成为人类的進化的指南。
(注:1,室町时代(1333一1573).<古文真宝>一书是那个时期传到日本。
2,德川幕府时代(1603一1867)。
         3,<周张全书>:万历三十四年(1606).徐必連编辑的<周子全书>七卷与<张子全书>十五卷的合刻本。
4,明治三年(1870)1月3日所颁布的<大教宣布>中有"百度维新"一语.一般解釋为"明治维新"一词的由来。
      (周治中摘录自2006年首届周敦颐国际学术思想研讨会論文<愛蓮说与日本社会>的第一部份)
重庆周晓 发表于 2013-1-19 11: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65279;                              切磋琢磨  探幽发微
            ——濂溪公诗《读英真君丹诀》讨论小结兼代年终总结

                        湖南省郴州市(周敦颐28世孙)  周宏义


    月亮船学斌宗亲在本网《周敦颐研究》版帖出了濂溪公《题酆都观三首石观中》征求“印证”,其第二首为《读英真君丹诀》,涉及了“丰都”和“丰州”两个地名、“阴真君”和“英真君”两个人名。到底是哪处地方、哪个人物?此事关系濂溪公的宦游行踪及其学术理论,不可不严加考辨,于是引发讨论。参与这次讨论的有周晓宗亲、竹山会长、学斌大佬,笔者附庸其雅。大家尽献所集资料,畅抒己见,渐趋一致。

   但宏义总觉某处难圆其说,又茫然不知所自,于是依照既往经验,祈请信炎宗亲参与讨论。信炎为北师大训诂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现效力中国某某报,著述盛丰,主要著作有《传统语言学辞典》(合著)、《训诂学史话》等。宏义考谱每遇难关,总是乞求其指点。他再忙也都有求必应,且很神验。

    奈何碰到了年头岁尾,信炎掌管一面,工作特忙,无暇参与。但百忙之中,仍披览讨论全程诸帖,以其锐敏眼力和专业学识发现症结,并在QQ里予以评议、指正。宏义深以为是,信焉服焉!征得首肯,现补发在讨论帖里,以供分享。


   由于大家切磋琢磨,探幽发微,已大致探明究竟。宏义愧为版主,故小结以报告家人,而期引起广泛注意,求得最后定论。讨论详情请见中华周氏网,网页地址为:http://www.chinazhou.com/forum.p... ;tid=41162#lastpost

        一、“丰都”和“丰州”

    酆都,县名。汉巴郡枳(读只)县地,隋义宁二年置酆都县,唐属忠州,明洪武时改为酆都县。清初属重庆府,雍正改属忠州。“酆”是本字,因其难写难认,公元1958年,由恩来公提议,改为“丰”,还是叫丰都县。丰都县有平都山仙都观,乃道家宗主王方平、阴长生得道仙去地,是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一。

  据《辞源》引《隋书地理志上》道:“丰州 ,地名。隋开皇五年置。故地在今内蒙巴彦淖尔盟五原县”,还有一处“丰州“,也在内蒙。“丰”,其繁体字为“豐”。又,据史籍记载,濂溪公的宦游行踪,既没有陈抟隐居的陕西华山,更没有内蒙古丰州,即:濂溪公1056年上任四川合州通判后,到过忠州的丰都。

  中华书局版《周敦颐集》刊录濂溪公在丰都的三首诗,第一首题名《题酆州仙都观》,其题注云:“吕本作‘酆州仙都观’,张本、董本作‘题仙都观’”。邓本也作《题酆州仙都观》。吕,吕柟(读南),明嘉靖五年(1528年)编《宋四子抄释》内有《周子抄释》,简称吕本。张,张伯行,清康熙四十七年(1707年)编《周濂溪先生全集》,简称张本。董,董榕,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周子全书》,简称董本。邓,邓显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编《周子全书》,简称邓本。贺,贺瑞麟,请光绪十三年(1887年)编《周子全书》。中华书局版是以贺本为基础比勘的。很明显,中华书局版的说法出自“脱胎于吕本”的贺本,而吕本、贺本的说法却“查无实据”。中国地历史上只有内蒙古的两个丰州,没有第三个丰州,更没有“酆州”。那么, 吕本为何写作“酆州”?恐怕和丰都当年隶属忠州有关系吧。这类情况,读古籍时常常遇到,不足为怪。中华书局对古代典籍本校勘很严格,为何此处只从吕、贺二本,而不从张、董、邓三本?是另有依据还是百密一疏?不得而知。

  二、“阴真君”和“英真君”

  三首诗的主旨都有关道家,而且又明确提出了“仙都观”,因而可断定:濂溪公1056年至1060年以太子中舍任合州判官时,游至丰都县平都山仙都观,忆及早年对陈抟道学的钻研而作此三诗。

  阴长生尊号阴真君。道教传人陈抟,字希夷,曾作《阴真君还丹歌诀注》。朱熹“对蔡纪通云:‘《阴君丹诀》见濂溪有诗及之。’” (《延寿第一绅言》见《学海类编》集余七,保摄,105册)也确认有阴真君,且指明“濂溪有诗及之”,只是淳熙六年(1179年)第三次编订濂溪公著述时,将其全部诗作删去,而留下这个难题让后人考证。

     那么,濂溪公为何将阴真君写作“英真君”呢?我们原以为中国南方方言大多“阴”与“英”读音不分,所有的YING字都读成了YIN,四川合州、忠州丰都也是这样。濂溪公拜谒仙都观时当有道长陪同解说,于是,方言土语作祟,“阴真君”就阴差阳错地成了“英真君”。幸赖信炎宗亲拨雾现天。他以丰厚的训诂学中音韵知识,证明唐宋中古音的历史存在,排除“阴”“英”混读而误的可能性,接着以古今濂学专家权威的千百年来一代接一代的严谨校勘却对“英真君”从无异议,再度力排混读而误的可能性,最后更以濂溪公精研陈抟丹诀在先、叙写参观有感在后的事例雄辩地证明:此“英真君”非彼“阴真君”,另有其人,为观内某道长,即姓英的道长。

     宏义乃得开悟,再顺藤摸瓜,所得有二:

     一、查《辞海》“真君”第二义项,“道家称修仙得道的人”,例举南朝陶弘景称左都仙侯为文真君,唐朝李商隐诗有“蒨灿玉琳华,翱翔九真君”。至此方知“真君”如同今天的“先生”,前面可以冠加任何姓氏表示尊敬,于是有阴真君、英真君、张真君.......。

     二、濂溪公早年就已吸取陈抟丹学精髓,援以入儒而创建濂学,庆历六年(1046年)三十岁时就将《太极图》手授二程。嘉佑元年至嘉佑五年(1056年-1060年)署合州判官游仙都观时已40-44岁,其学已经系统化,且已广为传播,所以“始观丹诀信希夷”是参观有感地追述十几二十年前的历史啊!

     衷心感谢周晓、竹山、学斌、信炎诸宗亲群策群力,切磋琢磨,探幽发微,为正确解读濂溪公诗所作的真诚奉献!宏义愧怍,无法响应贵今站长、先明宗亲作龙年总结的召唤,谨以此文权代,“罪过罪过!”至于濂溪公诗《读英真君丹诀》的具体内涵和历史意义,当专作赏析以就正家人。

     不赘。              



                                          

                                                         2013年1月17日

本版积分规则

联谊总会|联谱编委会|网站手机版|小黑屋|中华周氏联谊总会网站《中华周氏》 网址:www.chinazhou.cn 邮箱:fjzhoufamily@126.com 地址: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五凤兰庭六期33—702信箱(350001) 站长:周奇13509383558;副站长:周显艳、周孟春、周山人、周光华。

GMT+8, 2024-5-14 12:56 , Processed in 0.0204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